手机:15805319793
电话:400-666-5698
首页 > 新闻公告 > 行业动态

不生二胎就交钱,生育基金合理吗?

几天前,《新华日报》刊发一篇文章,文中建议:

“设立生育基金制度,尽量实现二孩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。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,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,并进入个人账户。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,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,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。”

翻译过来,意思就是“不生二胎就交钱,等到生了就还给你”。这文章一出,大家都炸了锅:

@星月**:这些都是啥建议,怎么没有人建议改善社会环境让大家愿意生孩子。

@sypp**:能把以前超生的罚款还给我吗?

@温文**:自己不生娃,就得给别人云养娃???

 

为什么国家要鼓励生育?

如果一个国家的出生率持续下跌,接踵而来的就是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。人口老龄化、人口减少意味着生产力的下降,意味着需求的减少。

很多人说,以后都机械化、智能化了,生产力根本不会下降。错!因为未来随着大数据、智能化的发展,生产力是根据需求发展的,人口老龄化、人口下降的结果就是需求减少,需求减少生产力必然减少,生产力减少国力必然减弱。

美国、日本、欧洲,这些国家为什么经济总是陷入停滞?最重要的原因之一,就是人口进入了老龄化阶段,需求减少了,国力增长就遇到瓶颈了。

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(单位:%)
 

那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二孩呢?

归根结底,生育率低下的原因就是育儿成本太高,很多人拒绝生二孩甚至是生孩子都是因为经济上负担不起。国家卫计委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,育儿成本已经占到中国家庭平均收入的近50%。

而这成本却不仅仅包括孩子的吃穿用度,光教育资源这一块就不知道压垮了多少人,除此之外还有学区房、儿童医疗、产假、社会保障等等。增加多一个孩子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负担,很多人承受不起。

此外,中国儿童的生存环境也让人担忧,毒疫苗、幼儿园虐童事件还历历在目,家长怎么能省心?

养儿和养老,哪个更难

从2011年实施“双独二孩”政策,到2013年实施“单独二孩”政策,再到2015年实施“全面二孩”政策,在新增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社会来临的压力之下,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放开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了。

2016年卫计委“计划生育政策至少再坚持20年”的表态言犹在耳,不久前,卫计委就坦诚地表示,经济负担重是消极生育的主要原因。

近日网上流传一张“全国生育成本地图”,图上列举了育儿成本较高的几座城市。北上深广四地毫无悬念高踞榜首,育儿成本均超过200万。榜上前十位还有杭州、南京、武汉、青岛、西安和长春,育儿成本也在100万以上。

当然,这里育儿的含义,是孩子能够享受相对健康舒适的成长环境,以及接受良好的教育。如果把标准放低,只是让孩子长大的话,一些低收入群体仍然有强烈的生育意愿。

比如纪录片《生门》里,有个叫曾贤春的农村产妇,由于乡间“重男轻女”观念重,已育有两女的她仍要拼死生第三胎。

不需要统计数据,我们也能够得知,巨大的养育压力正在平息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生娃冲动。但对于丁克夫妻,甚至是独生子女的爸妈,未来最大的挑战,或许不是可能出现的生育基金,而是养老困局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,一句口号传遍全国:只生一个好,政府来养老。当年的育龄男女,今日也应该加入了退休行列,但至少他们还能站在人口红利的尾巴上,过着相对安心的退休生活。

在未来老人多孩子少的老龄化中国,如果没有两个以上的子女环绕左右,这一代人的晚年,还能这么安心吗?

相比于“无后为大”的传统思想包袱,退休后可预见的经济困窘和精神空虚,以及社会养老体系的不完善,恐怕更值得丁克夫妻担忧,总不能人人都去参加“以房养老”吧?

从这个角度看,那些在补习班、幼儿园之间来回奔波的年轻父母也没那么“无私”——所有的投入,都可能在几十年后收获回报。

 

我们需要怎样促进生育政策?

假如未来开放生育,你会生吗?

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介绍,2017年全年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51.2%,比2016年还提高了11%,是自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“全面二孩”生育政策以来,首次出现二孩出生数占比超过50%,甚至超过一孩的出生人数。

这说明,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加入生育二孩的行列的。如果日后社会保障更健全,相信应该还会有更多中国人愿意生孩子。

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,反过来,想要触及灵魂,就要先拿出利益来。政府为了未来的社会发展,适当地调整人口政策,这无可厚非。但相比于某些专家总想从老百姓身上抠钱,提出“生育基金”这样的臆想,还是切实的补贴更行之有效。

育儿中所面临的困境,财政都应当一一予以照顾。比如严格落实产假制度,完善丈夫的陪产假制度;而对于员工生育休假后,事实上蒙受损失的企业,给予适当的免税政策;学习西方一些国家的经验,对于奶粉费进行补助,逐步将幼儿园、托儿所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等等。

这篇《新华日报》的文章中,倒是有一点设想听起来确有可取之处:把过去所积累下的社会抚养费,也就是所谓的超生罚款,用于补贴多生孩子的夫妇,从而达到促进生育的目的。总而言之,只有政府能够实实在在地让利,老百姓才敢生、敢养。

 

好在,这个生育基金制度并不是国家出具的政策,而是所谓专家的提议,但未来是否真的实行还不好说。对此,你是怎么看的呢?

 

上一篇:李克强部署动政府“奶酪”改革 下一篇:金砖国家劳工就业部长会议近日召开